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国内要闻>正文

甘肃“小三级”工会创新服务 凝聚高质量发展“工”动能

时间:2024年05月26日 09:15:02    来源:中工网    浏览次数:5    评论() 字号:TT

工会工作,难点在基层,亮点在基层,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4月7日,全国总工会召开“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总结交流暨“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启动部署会。近年来,甘肃省各地持续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把工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服务效能,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起“工”动能。

“双向奔赴”凸显强引领

“上次来这里心愿墙写了想要眼镜布,这次来就添置上了,真不错。”外卖小哥李亮乐呵呵地戴起擦干净的眼镜走出了张掖甘州区长沙门商圈的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工会‘娘家人’对我们外卖员和快递员们的需求总是很上心,服务更贴心。”

服务贴心,才能让职工愿意与工会组织“交心”。“我们以人流聚集的商圈为点,集合辖区资源优势,连成工会、商圈、社区共建线,联合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母婴休息室等阵地,形成15分钟职工服务圈。”甘州区总工会负责人介绍,通过商圈工会打造职工服务集群,把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每家商铺都是工会宣传站,每位职工都是工会宣传员。”

环卫工人在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领取防暑药品。(吕鸿颖供图)

“职工之家解决了我们离县城远,下班后娱乐项目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打打乒乓球、下下棋,看看书、聊聊天,就像有了另一个家”。和往常一样,甘肃欣建普化学有限公司的职工宋珊下班后,来到职工之家锻炼。

近年来,高台县总工会以县级工会为“大本营”,以“小三级”工会组织阵地为“桥头堡”,深入开展“工会主席大讲堂”“劳模工匠大讲堂”等思想引领活动百余场次;常态化开展“四季四送”品牌服务,慰问职工近万人;举办防沙治沙、农业种植、城市绿化、焊接、商品药品陈列、交通运输等各类劳动技能竞赛近700场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联谊交友、困难帮扶、文体活动等近千场次。“以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服务,来吸引职工、赢得职工、团结职工。”高台县总工会负责人说。

凝共识、聚合力、亮品牌、创特色,建好、激活阵地优势,让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工会就在您身边”,用心用情打造服务企业职工的“组织圈”“朋友圈”“服务圈”“交流圈”“共治圈”,以实际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更好地了解工会、走近工会、参与工会、融入工会大家庭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小三级”工会始终是最坚实“前哨站”。

“加入工会后,法律援助、技能竞赛、健康体检、关怀慰问等好事实事接踵而来,‘娘家人’的关怀真贴心!”谈及工会,甘肃省白银市中通快递员张霞难掩激动之情。张霞的幸福感正是白银市全力推进“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织牢织密“工会网格”的缩影。

近年来,白银市总工会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有针对性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免费健康体检、走访慰问、“两癌”筛查、赠送互助保障计划、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选派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到工会联合会兼(挂)职。在辐射功能强、职工密度高、社会需求大的镇街、园区、楼宇等建设快递(外卖)小哥之家、货车司机之家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通过“会站家一体”,让“小三级”工会真正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蓄水池”。

陇西巩昌镇东城社区工会举办假期托管班,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为孩子们搭建起交流学习的平台。(张静供图)

在兰州城关区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青柠关爱驿站,快乐瑜伽、读书分享、摄影培训、绘画插花、手工DIY等活动精彩不断,驿站成立两年多来,辖区的居民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工会品牌不断深入人心。“一天疲累的工作结束后,来到家门口的青柠驿站里读书看报,参与各种集体活动,放松身心、惬意舒畅。”李女士是居住在山字石社区内的一名国企职工,也是驿站里的“常客”,随着参与活动次数的增加,她也自愿成为了女职工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除了青柠关爱驿站,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的“职工梦想家”服务站、酒泉路街道的“悦享职工”楼宇工会等都是城关区总探索“工会+社区+社工站”服务职工综合体的有力尝试,利用这些离职工较近的“小站点”“小场所”,不仅打造了职工群众的休闲空间,还以此为阵地,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积极解决农民工、新业态群体职工及双职工子女托管,职工群众维权等问题。 

“触角延伸”展现真关怀

“经我们调查后,发现您的包裹是在几个孩子打闹中无意损毁,您的损失应由快递公司和小孩家长各承担一半。您对这样的处理结果满意吗?”听了专业律师的解说,家住兰州七里河区电力修造厂西小区的居民李女士终于平息了心中怒火,也对京东快递小哥的辛苦与不易表示理解,这场纠纷圆满解决。

“丢包裹、包裹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争执时的不愉快很影响心情,更不利于小区和谐居住环境的营造。但自从我们社区工会聘请了专业律师为大家解决‘烦忧’事后,辖区内的居民幸福感直线上升,也为维护‘小蜜蜂’们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兰州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光华街社区工会主席王瑾告诉记者。

外卖员小哥在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新兴领域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充电休息。(吕鸿颖供图)

将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触角”再延伸,让暖心的事儿更迈一步,正是扎实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的主旨所在。近年来,甘肃工会在着力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进程中,注重职工群众的真实所需,为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组织志愿者队伍服务户外劳动者、趣味文体活动等彰显“工”字特色的服务项目遍地开花,得到了特别是基层广大职工群众的点赞好评。

“连续好几年了,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我们都能喝到工会组织送来的绿豆汤和浆水,工会做的事儿都是暖人心的事儿。”在兰州新区彩虹城中心社区附近工作的环卫工赵大姐乐呵呵地向记者诉说着这几年该社区工会做的暖心事。

暖心事不仅要“搬”到户外,还要“搬”到职工群众心坎上。去年以来,金昌市总工会以省总工会部署的“县级工会加强年”暨强县级工会专项工作为契机,不光在做好“小三级”工会服务项上下功夫,还积极探索“小三级”工会建设新路径,以“党工共建”“区域联动”“网格管理”等方式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由所在社区的网格员担任工会副主席,职工想入会、会员有困难、邻里有纠纷,随时随地访到家、寻到户、见到人。“没想到工会组织的温暖能送到家里来,真是太感谢了。”货车司机刘建刚患病住院时,所居住的社区网格工会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了慰问和救助,及时把工会组织的温暖和关心送到了心坎上。

每年盛夏时节,兰州新区彩虹城中心社区工会都会组织志愿队为户外劳动者送消暑冷饮。(彩虹城中心社区供图)

推动工会组织向末梢延伸,不光要有“服务项”,服务阵地更不可或缺。例如在兰州城关区“快递外卖小哥临时充电点”“小蜜蜂驿站”等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的服务点已遍及该区总管辖的所有社区工会。另外,城关区总工会还通过前期调研,针对快递小哥申领驾照和提升安全驾驶技能存在的“工学矛盾”问题采取了“1+3+9+N”工作举措,即赠送1份保险、举办3场青年联谊活动、举办9场安全技能培训、开展N场心理健康云课堂心理辅导讲座。

“‘小三级’工会建设,关键是要找准突破口,‘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缺一不可,这里面少不了政策支持、资金倾斜、人员到位等各项因素的有效落地。”采访中,一位有着多年基层工会工作经验的工会干部坦言,纵然“小三级”工会建设长期以来都是工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重点突破的工作之一,但当下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建会入会难、经费紧张、人员短缺等问题十分普遍,面临不同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在加强人财物保障上下功夫,或许才是真正让“小三级”工会的“暖心”步伐迈得更加坚实的关键所在……

“多维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陇西县胡家门村文化大院里,百草染色非遗传承人祁辉正带着村民们一起学习缬染。“陇西盛产中药材,能用于纤维染色的达几十种,板蓝根染蓝色,核桃皮染咖啡色,艾草染褐色,太黄染黄色”……祁辉如数家珍,参加培训的村民们听得入神。

早在2022年,胡家门村工会就以胡家门村文化大院乡村记忆馆、农耕文化馆、职工书屋为载体,打造了全镇工会职工文化教育基地,开始了“传、帮、带”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农民工,延长非遗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民工收入。

同样,围绕特色产业把工会建在产业链上,平凉市崇信县“跨村联建”成立产业工会联合会,构建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经济共富链,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弱、散、小、相互竞争等问题。平凉崇信柏树镇党建办主任、工会负责人李亨告诉记者,“一年来,‘跨村联建’为周边村社300多名村民就近提供了就业岗位,年产值近1亿元。”依托产业工会联合会,开展就业信息服务、排查困难农民工、选树劳模工匠人才等活动,组织劳模带头培育新技术、开拓新产业,实现了工会组织发展、企业提升和群众受惠三赢,村级工会作用日益凸显。

陇西总工会举办全县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青贮收获机驾驶员考证培训班,8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张静供图)

不难发现,“小三级”工会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在酒泉,玉门打造“铁人”文化宫,将“铁人”精神与工会工作相结合,培育一支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敦煌深挖文旅行业资源,全产业链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景区阵地建设等工作,服务文旅行业发展;瓜州围绕风电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培育风电行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一县一品”擦亮了“工”字品牌,更走进了产业工人的心坎里。“加入工会后,技能竞赛、学习培训这类强‘内功’、添‘动力’的好事实事越来越多!”谈及工会,职工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再办一次直播培训吧,线上销售也热起来”“工会牵头举办活动引流,也能积攒人气!”这是张掖市甘州区长沙门便民市场商圈工会意见簿里记载的会员诉求。这些诉求正在按计划一一付诸行动。在张掖鑫汇国际时代广场上举办的“嗨吃季”上,商家云集,甘州区总工会紧跟热度,解锁工会巾帼主播团“流量密码”,以职工“她”力量,带着工会“足迹”助力当地“草芽鸡”等文化名片出圈。

找准需求,延伸服务,利用商圈优势助力地方特色文化和农特产品“出圈”,让入驻的企业走得更远、职工队伍更稳定、工会服务更出彩。这是省总工会着力激活基层工会组织“细胞”,打通工会工作“神经末梢”的生动事例。

吕鸿颖供图

目前,甘肃省工会正按照实施大抓基层三年行动要求,落实全总“559”部署安排,全面推进区域内“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建设,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发力,通过“共建赋能”“服务赋惠”“人财赋力”实现县域内“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全覆盖。

在“点”上,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创新入会渠道,采取网上入会、“扫码”入会等,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在“线”上,探索建设“工会+社区+社工站”服务职工综合体,兰州市城关区青柠关爱驿站、“职工梦想家”服务站、“悦享职工”楼宇工会等服务阵地形成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工会触角不断延伸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

在“面”上,统筹把“小三级”工会建设与“共同缔造”试点、县级工会加强年、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结合起来,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瞄准“五强”目标,制定49项考核细则、明确重点任务;开展蹲点帮扶,壮大工会社会化工作者专业人才队伍,选强配齐县级工会人员力量,强化组织保障。从2023年起,省总工会连续三年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县级工会工作;验收命名不超过全省县级工会10%的模范县级工会,给予每个“模范县级工会”一次性补助资金100万元。2023年,共下拨资金项目补助1505万元,培育命名4个模范县级工会。

“小切口”蕴含“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时代”。随着全省工会点线面立体联动,一工会一亮点、一区域一特色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在建组织、聚民心,强服务、推产业,办活动、促治理的过程中,甘肃省各地“小三级”工会“动”起来,工会工作“活”起来、工会品牌“亮”起来,工会与职工“双向奔赴”,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火热实践中,陇工力量不断凝聚,陇工品牌愈加闪亮。

(甘肃工人报记者 苏剑博 闫雪瑞 张小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