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游学夏令营旺季,游学市场乱象丛生。近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发表声明称,百年育才在进行清华大学2017科技创新夏令营推广活动时,在宣传材料中声称此次“2017年优秀中学生科技创新夏令营”是由清华大学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主办,有清华大学多位教授学者作为夏令营老师,优秀营员可直接获得相关院系老师向清华大学招生办的自主招生推荐等。清华大学招生办将对百年育才(北京)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清华大学为背景进行夏令营宣传依法追责。据业内人士透露,冒用国外名校的名义招生的游学项目屡见不鲜。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发现,有过游学体验的学员,对游学过程满意的不到一半。游学项目质量差原因何在?目前来看,游学的承办主体既有旅行社,也有教育机构,还有学校,使得监管部门权责不明晰;国外游学产品来到国内需经过层层代理,造成价格虚高;而游学既有旅游和学习的内涵,游和学占多大比重,目前没有标准,这些使得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游学市场非常混乱。
原因一:市场大 门槛低
游学机构鱼龙混杂
2017年5月1日,国家旅游局出台的《研学旅行管理规范》开始实施。该《规范》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当中,并健全经费筹措机制、组织管理、安全责任体系。政策东风吹,使得游学市场火爆了起来。世纪明德联合创始人王学辉表示,游学市场从爆发前夜,直接变成了“处于爆发期”的状态。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目前游学行业的渗透率仅为5.5%,与游学行业较为成熟国家比,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2016年我国游学人数约为325万人次,其中国内和国际游学人数分别约为260万人次和65万人次。2016年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15亿元,其中国际游学和国内游学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195亿元和120亿元。我们预计2020年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未来四年CAGR约40%。预计2020年,游学市场将达到千亿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