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小时之内,连续刷了20多笔100美元,然后还有几笔200、20美元的。其中两笔800美元和900美元的大额消费被退回来了。”在美国就读大学的留学生小遥近日遭遇了信用卡盗刷,人在国外的他为如何报案处理发愁。
事实上,临近暑假,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出国旅游,还有不少家长让小朋友参加游学团,随着海外消费日增,海外刷卡安全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遭遇盗刷后应如何处理,也是家长和留学生们必备的用卡技巧。
问题 境外盗刷报案遇难题
小遥在美国留学多年,为了日常生活消费方便,父母在自己某国有银行的信用卡主卡基础上,为其办理了一张多币种信用卡副卡,小遥日常消费都用这张卡,他的消费刷卡信息也能第一时间发到父母主卡手机上。
7月19日凌晨4时多,小遥爸爸的手机上连续收到银行发来的20多笔100美元的消费提醒。“我觉得奇怪,怎么突然刷这么多钱,还分这么多笔来刷。”由于时差问题,小遥的爸爸没能第一时间联系上他,也并未第一时间处理这个问题。
次日,小遥告诉父亲“没有刷过这些消费”。“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卡被盗刷了。”小遥爸爸第一时间致电发卡银行将卡片冻结。
经查实,小遥的副卡是一张磁条信用卡,该卡在美国一家快餐店的POS机上被连续刷卡结账。
然而,在后续处理时,小遥却遇到了难题:“银行客服说由于盗刷行为发生在海外,建议在美国报案。我在美国报案了,美国警方要求提供很多材料才能立案,但银行说完整的账单要等下一次账单周期时才能提供,若要通过手机电子查询则要重新将卡解冻,我担心一解冻又被盗刷。”
事实上,临近暑假,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出国旅游,海外盗刷风险也在上升。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提醒持卡人,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是传统的盗刷高发地,持卡人到这些地区消费要格外注意。此外,欧美地区也会有零星的盗刷案件,持卡人不可掉以轻心。
当前信用卡盗刷有两大渠道,网络盗刷和伪卡盗刷。网络盗刷通常是个人在网上购物消费时,进入了钓鱼网站,或者一些不法订机票、酒店的网站,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个人信息,通过后三码等网络消费方式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