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近日,一篇文章在社交网络上刷屏:月薪三万元出头的妈妈因为五年级的女儿出国游学,甚感压力,因为一趟10天的美国游学就要两万元。
一到暑期,国外游学、出境夏令营游等活动越来越火爆,家长趋之若鹜大方买单,但动辄万余元的费用让人感慨出国游学成了“碎钞机”。但花了钱,学生游学又能有多少收获?行业无标准、缺行规,又缺乏市场监管主体,让不少孩子遭遇了走马观花式的“伪游学”。
国内游过时?
海外线路引攀比
“美国常青藤名校游学营”“英国顶尖贵族公学暑期拓展”“澳洲暑假亲子夏令营”……游学机构推出遍布世界各大洲的花式游学线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家住常营的市民冯蕊说,最近朋友圈里都是家长晒娃游学的照片,便决定去游学机构给孩子报个名,简单了解后选了一个“美西寄宿真空插班11天”,花了2万8,但孩子回来后只说“挺好玩的”,但学习方面收获并不多,因为“一些课听不懂”,英语口语也没见进步。
白领万先生也说,现如今参加国内夏令营都“过时”了,让孩子出国走一趟才是“主流”,儿子周围七八成的同学都游过学,“如果不给孩子报一个,他和小伙伴们都没话聊。”
记者走访多家游学机构和旅行社发现,欧美国家两周左右的线路价格区间在28000元至45000元不等,亚洲国家的一周产品通常在5000元至15000元不等,“国际课堂”“全真插班”和“名校参访”是最主要的三类产品。
一名旅行社工作人员说,多数家长选择走得更远、价格更贵的欧美游学路线,便宜的路线往往遇冷。
出去能学啥?
游大于学藏猫腻
说起给孩子报名的英国游学经历,杨女士气不打一处来。她说,旅行社承诺的各项服务都缩了水:说“国际学生陪读”,其实就是有几个外国人来陪孩子聊天;所谓的“全程国外名师课堂展示”,其实课上讲的内容和国内的外教课没啥差别;提到的“全面接触英国文化”,事实上吃住都在华人开的中餐馆和旅店,学校只是转了一圈。
一家国际学校咨询第三方平台运营负责人透露了游学产品的“潜规则”:参观校园环节中,不少国外大学的公共空间是可以租借的,有些教育机构租下这些大学的公共空间,然后请外国人上一些非本高校的课程;美国有一些家庭专做中国学生生意,自家的小楼住几十个中国学生,一屋子中国人很难有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