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娱乐 > 明星新闻>正文

十年过去了,我们不曾忘记

时间:2018年05月12日 18:05:05    来源:大娱网综合    浏览次数:46    评论() 字号:TT

原标题:十年过去了,我们不曾忘记

弹指一挥间,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

回想2008年5月,全中国都在心系汶川。地震发生后,各行各业都在力所能及的帮助汶川,以成龙、李连杰、吴京、刘德华、冯小刚、陈道明、张国立、蒋雯丽为首的电影人,更是立即奔赴救灾前线做志愿者,送去物资、抚慰孩子、激励战士。

吴京全天搬运物资,与战士们同作息。

  

甄子丹一到现场,立即开启志愿者模式。

  

李连杰到达汶川后,非常认真地说:“这一定不是演艺工作者作秀,绝对是志愿者的行为。”

冯小刚也在现场鼓励战士们:“我也是一个老兵,看到这么多战友在这为修复汶川做贡献,我感到非常光荣。”

看到现场,辛勤工作的战士们,刘德华主动向他们敬礼!

  

蒋雯丽压抑不住内心的感动,留下了感动的热泪。

陈道明现场鞠躬,表达感谢。

视频中,我们还看到了十年前的徐峥、邓超、张杰等演艺明星青涩却坚毅的面孔。

  

  

大家一起为汶川加油股劲,共渡难关。

而成龙大哥,除了在现场参与修复汶川的工作外,也特意演唱了一首《生死不离》给大家股劲。10年后,成龙大哥又录制了一首《生生不息》,告诉大家:“《生死不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十年后,《生生不息》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谢谢你。”

更多现场瞬间,可以戳完整视频??

可以说,这10年里,汶川已经换了崭新的样貌,我们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城市的起飞、房价的高涨,似乎已经能够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堪和痛苦。

然而,当5·12这个数字的组合,在某个时刻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才会惊觉,原来这场地震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它已经成为根植于我们民族内心记忆中的一场创伤,就如《一九四二》中的那场饥荒,《归来》里“失忆”的根源一样。当这场创伤在特定的时刻被激发,一场场的记忆就如同那走马灯一样,让我们又开始隐隐作痛。

  

2008年,小电君还在北京读书,带着即将毕业的兴奋和对北京奥运会的期待,每天都在开心的过活。印象里,5月12日当天,中午酒足饭饱后,刷了会电脑准备爬到上铺去睡觉,爬梯的过程突然感到床在猛烈晃动,以为是舍友在开玩笑,转身便骂了他,没几秒钟之后,便都意识到这是地震了,于是都开始疯狂地刷着各大门户网站的消息。

后来,我们站在16楼的阳台向西南方向祈祷,组织班级捐款、捐物,每天关注着各式各样有关地震的新闻,尝试以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姿态,参与到这场全国性的创伤中去。

然而,旁观始终是不在场的,震中人们遭遇的、经历的,如果不是现代传媒的传播,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惨烈的、悲情的、励志的、暖心的各样事件,共同拼凑起了我们对汶川大地震的印象。

今天,小电君精选了这场地震中的一些事件,尝试呈现给读者,并非想要消费创伤,而是想多元的再次呈现这场地震中的人和事,从中发掘温暖、体悟人性,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一点疗愈的可能。

  1

伟大的母爱

母爱的伟大,我们每个人都有或深或浅的体悟,而汶川地震中的这位母亲,则把母爱诠释到了极致。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她弓着自己的身体,用膝盖和双手共同搭建起了一个“避难所”,三个多月大的宝宝安静地躺在其中,毫发无伤,而母亲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除了生命,这位母亲留给孩子的,还有这条短信。

  2

  教师的担当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映秀镇小学坍塌的教学楼中,29岁的老师张米亚,用自己的身体挽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他用双臂搂着孩子,被救援人员发现时,僵硬的就像钢铁,最终,救援人员含着眼泪,锯断了张老师的双臂,才最终救出了两个生命。他的妻子和不满3岁的儿子,在这场地震中都已遇难。

  3

  医者之仁心

废墟中的救灾就像是前线,医院里的救治,就是后方的付出。陈晓沪,一名四川省医院内分泌科的普通护士,地震当日,一趟趟的为无法行动的重伤患者提供帮助,搬氧气罐,整理床铺、抬病人,全然忘记了自己身体的状况,等忙到下午时,突然觉得自己腰腹部出现了异常疼痛,检查结果是先兆流产,孩子保不住了。

  4

  “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

北川县民政局长王洪发,从废墟中死里逃生,没有休息,他在县城的废墟堆里发疯似的的寻找,硬生生用双手从废墟里救出了10条生命,直到13日凌晨,他有个空闲坐了下来,脑海中才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还被埋在废墟之下。然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噩耗,陆续传来的消息,王洪发失去了15位至亲之人,大悲之前,他却忙碌得顾不上伤心。

  5

  “让我再救一个”

  

大震之后的余震和二次坍塌,会给救援造成不小的困难。一次救援行动里,已经坍塌的教学楼发生了二次坍塌,而救援人员才刚刚救出十几个存活的孩子。消防战士们贸然进去再度救援,几乎就是送死。想要冲进去的战士被人们拉住了,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哭喊着“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此情此景,冲撞着在场所有人的理性和情感,等到二次坍塌结束,战士们再次救援时,只有一个孩子幸存了。

  6

  乞讨者的捐款

一个南京的乞讨老人,5月15日向募捐点捐款5元钱,几个小时之后,他又来到募捐点,捐了100元。他说因为自己都是乞讨来的零钱,特意去银行换了整钱。后来,他又捐了339.01元,这些有零有整的捐款,看似杯水车薪,但实则重若泰山。

  7

  死亡的尊严

  

死亡,是灾难里无法回避的问题,而面对死亡的态度,则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体现。英国《每日电讯报》记录的一张图片上,一个骑着摩托车的男子,身上绑着自己在地震中死去妻子的身体,载着她去往医院的太平间。他说不能让妻子葬身野外,死也要有尊严。深受震撼的网友为此赋诗:“娶妻入门背进门,同命相怜送君尘。欲哭无泪心流血,单车无助送归程。”

  8

  宠物的忠诚

  

狗被人类看成是忠诚和有灵性的活动,汶川地震里,有两只小狗,一直在寺庙废墟旁边守护着60岁的老太王友琼,不时舔着老人的手和脸,保持了她的清醒,也因此得到了寺庙住持的注意,最终在195个小时之后,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据王友琼的儿子讲,这两只狗,与老太未曾相识。

这些事件里的主角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在日常的生活里,他们就是匆匆而过的路人,但在这场全民族的磨难中,每个人都爆发出了自己内心那不一般的能量,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民族精神的建构当中去。

所以,创伤在当下是困难,在未来也会是裂口,但其中还有温暖、还有人性还有我们都能感受到的希望。

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这场地震中也有太多的题材可以呈现,他们或如实地记录、或艺术化的改编,不断在尝试用影像的手段,为我们再现与之有关的一切。

  

  《亲爱的,我要和别人结婚了》

  

这部影片,专门为了纪念汶川地震10年而拍。影片故事的基础,来自2017年火遍网络的一封信,2017年8月,一封 “亲爱的,对不起,我要去跟别人结婚了”的信件引发了全民的热议。这封信,由李小木执笔,董先生口述,写给自己在地震中丧生的女友彤儿。信件内容,其实是向全民发出了拷问,该怎么和过去的创伤对话?是陷入其间痛苦,还是积极走出痛苦,重构自我?网民们用感动和温情给出了答案,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本质上的温暖。

  《川流不息》

这是一部筹备、拍摄了10年之久的纪录片,影片关注了汶川地震孤儿这个群体,用长达10年的时间,选择了6位孤儿,跟踪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川流不息》的价值很独特,它用一个历时性的视角,为我们深入地、立体地去剪裁了孤儿们的内在心理,其中有孩子们的焦虑、痛楚,当然更有一种情感和积极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也即将上映。

  《破门》

《破门》是一部励志的影片,以汶川地震后绵阳市的重建为背景,讲述灾后余生的留守儿童们,如何通过足球这项运动,重建自己对生活的乐趣、人生目标的过程。影片的故事并非虚构,故事原型迎新乡小学副校长马顺洗本色出演,正是他在没有专业教练、训练用具的情况下,带领着孩子们获得了2017年“花样年华杯”全国青少年五人足球邀请赛的亚军。《破门》显然是用体育励志的类型,创造性的去治疗片中人物震后的心理危机。

  《生命的托举》

《生命的托举》改编的正是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多起教师救助学生的感人事件,影片中的尚老师救出了孩子,自己被废墟掩埋,却还保持着救学生的姿势。影片中流露出相当饱满的情感,被影像化的场景,对观众来说,显然更加有冲击力。

与汶川大地震相关的影片还有很多,《五月的声音》、《妈妈,别哭》、《前方后方》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这场地震进行了影像再现,也许残酷、也许煽情,但都不断在提醒着我们,时间在前行,但创伤仍在。而借以本文,我们又再度与创伤相遇,但并非单纯为了缅怀过去,沉浸于苦痛,而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生命无常,明天和意外永远不 知道哪个会先来,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5.12

  汶川地震十周年祭

喜欢就点个赞吧

/ MORE /

/ HOT /

相关新闻